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

 种类类型 |  2025-11-05 09:30:53 |  阅读数(4173)
工业场景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及选型指南

温度传感器作为工业自动化、智能家居、医疗设备等领域的关键元件,其性能与选型直接影响系统的稳定性与精度。本文聚焦于市场上主流的温度传感器型号,从技术参数、应用场景及选型逻辑展开分析,为工程师提供实用参考。


一、热电偶传感器:高性价比的工业级选择

热电偶通过两种不同金属导体的温差产生电势差实现温度测量,具有宽温区、响应快、成本低的优势。以下为常见型号:

1. K型热电偶

材质:镍铬(+)与镍硅(-)合金

温度范围:-200℃~1372℃

常用温度传感器型号

特点:线性度较好,适用于锅炉、熔炉等高温场景。

典型应用:钢铁冶炼、热处理设备。

2. J型热电偶

材质:铁(+)与康铜(-)合金

温度范围:-210℃~1200℃

特点:抗氧化性较弱,但灵敏度高,适用于真空环境。

典型应用:实验室高温反应釜、真空炉监测。

3. T型热电偶

材质:铜(+)与康铜(-)合金

温度范围:-270℃~400℃

特点:低温区精度高,适合医疗冷藏、超低温研究。


二、RTD传感器:高精度场景的核心方案

热电阻(RTD)基于金属电阻随温度变化的特性,具有稳定性强、重复性好的特点,常用于精密测量。

1. PT100

材质:铂金属薄膜或绕线结构

温度范围:-200℃~850℃

精度等级:Class A(±0.15℃@0℃)、Class B(±0.3℃@0℃)

优势:线性度极佳,符合IEC 60751标准,适合食品加工、制药行业。

2. PT1000

电阻值:0℃时1000Ω

温度范围:-50℃~500℃

特点:灵敏度比PT100高10倍,适合微小温差检测,如环境监测站。


三、热敏电阻:快速响应的低成本方案

热敏电阻通过半导体材料电阻变化实现测温,分为NTC(负温度系数)与PTC(正温度系数)两类。

1. NTC热敏电阻

型号示例:MF52系列、MF58系列

温度范围:-50℃~300℃

特点:成本低、响应快,广泛用于家电温度补偿,如空调控温模块。

2. PTC热敏电阻

型号示例:MZ2系列

温度范围:-40℃~150℃

功能:兼具温度测量与过流保护,常见于电机过热保护电路。


四、数字输出传感器:智能化系统的标配

数字传感器集成信号处理电路,可直接输出数字信号,简化系统设计。

1. DS18B20

接口类型:单总线(1-Wire)

温度范围:-55℃~125℃

分辨率:9~12位可调(最高0.0625℃)

应用场景:物联网设备、冷链物流追踪。

2. DHT22

功能:温湿度双输出

温度范围:-40℃~80℃

通信协议:单总线数字信号

优势:低功耗设计,适用于农业大棚监测系统。

3. LM75

接口类型:I2C

温度范围:-55℃~125℃

精度:±2℃(-25℃~100℃)

用途:服务器机房温度监控、工业控制板载模块。


五、红外非接触式传感器:特殊场景解决方案

红外传感器通过检测物体辐射的红外能量实现测温,适用于移动物体或高危环境。

1. MLX90614

测温范围:-70℃~380℃

精度:±0.5℃(0℃~50℃)

特点:集成光学滤波器,抗环境光干扰,用于医疗额温枪、电机表面测温。

2. TNP-031

响应波长:8~14μm

测量距离:0.1m~3m

应用:炼钢炉内物料温度监测、电力设备巡检。


六、选型逻辑与注意事项

1. 明确需求优先级

精度要求:实验室级选择RTD,工业级可选热电偶。

响应速度:热敏电阻>热电偶>RTD。

环境因素:腐蚀性介质需选铠装热电偶(如WRNK-231),振动场景推荐抗振型PT100。

2. 信号处理匹配

模拟信号(热电偶、RTD)需搭配放大电路;

数字传感器可直接接入MCU,降低开发难度。

3. 长期稳定性验证

RTD在高温下易漂移,需定期校准;

热电偶在氧化/还原性气氛中可能劣化,需选对应保护套管材质。


温度传感器的选型需平衡成本、性能与环境适应性。例如,汽车发动机舱高温监测可选用K型热电偶,而生物实验室的恒温培养箱则需PT100确保±0.1℃的稳定性。随着MEMS技术的发展,集成化、低功耗的数字传感器(如TMP117)正逐步拓展至穿戴设备等新兴领域。工程师应根据具体场景动态调整方案,以实现最优性价比。

官网零售各类传感器,低至1000元/台,低价高效反应98%

标签相关标签:
型号 常用 温度传感器
  • 高净化率、便捷清洗、售后保障,添加客服微信
  • 高净化率、便捷清洗、售后保障,添加客服微信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