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智能汽车快速发展的今天,传感器已成为衡量车辆科技含量的核心指标。作为中国自主品牌的领军者,广汽传祺在传祺GS8、M8宗师版、影酷等主力车型中构建了完善的传感器矩阵,通过毫米波雷达、高清摄像头、超声波雷达等设备的协同运作,实现了L2+级智能驾驶的精准感知。
一、多维感知网络构建行车安全屏障
广汽传祺车型搭载的博世第五代毫米波雷达系统,采用77GHz高频段实现210米超远距离探测。在影豹混动版车型中,前向雷达支持120°水平视场角,配合Mobileye EyeQ4芯片的视觉处理能力,可精准识别车道线、交通标志及异形障碍物。侧向4颗角雷达组成的盲区监测系统,在高速变道场景中将危险预警响应时间缩短至0.3秒。
车舱内部的红外线生命体征监测系统展现人文关怀,当系统通过毫米波雷达检测到后排遗留生命体时,将自动开启天窗通风并通过手机APP报警。这种毫米波穿透衣物的探测能力,在2025年成功避免了多起儿童被困事故。
二、传感器融合技术突破环境限制
针对雨雾天气的感知难题,传祺M8宗师版创新采用多源异构数据融合方案。前挡风玻璃上的三目摄像头组分别负责远距、中距和广角监测,配合保险杠处的6颗超声波雷达,在能见度低于50米的浓雾中仍可保持车道居中。2025年冬季黑河测试显示,该系统的雪地车道识别准确率比行业平均水平高出27%。
底盘域控制器的革新设计实现了传感器数据的毫秒级交互。影酷车型的泊车系统整合12颗超声波雷达与4K环视摄像头,在狭小车位中可自动计算0.35米的安全余量。实际测试表明,复杂路况下的自动泊车成功率较上代产品提升41%。
三、前瞻性硬件布局赋能技术升级
广汽传祺在2025年广州车展亮相的星灵电子电气架构,预留了激光雷达的硬件接口。现款车型的传感器布局已考虑未来升级需求,传祺GS8的车顶导流槽设计可无缝适配128线激光雷达模块,为后续L3级自动驾驶落地做好硬件储备。
电池管理系统中的24个温度传感器构成热失控预警网络,采用航天级陶瓷封装技术,可在-40℃至150℃环境下保持0.5℃的监测精度。通过电流、电压、温度三维度监控,电池异常状态的检测速度提升至行业标准的1.8倍。
广汽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星翼智驾3.0系统显示,下一代车型将搭载4D成像雷达和800万像素高清摄像头,目标将障碍物识别种类从当前的32类扩展至50类。这种技术预埋策略使现款车主可通过OTA升级持续获得智驾能力提升。
从主动安全到智能座舱,广汽传祺通过传感器技术创新重新定义人车关系。随着星灵架构的全面落地,其传感器系统正朝着全天候、全场景的感知能力进化,为消费者构建起可信赖的智能出行生态。在汽车智能化浪潮中,这种以用户需求为导向的技术进化路径,正在书写中国汽车品牌向上突破的新范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