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梯用到的传感器的名字

 功能知识 |  2025-07-11 08:53:35 |  阅读数(4224)
电梯用到的传感器名称与技术解析

现代电梯作为垂直交通的核心设备,其安全性与运行效率依赖于多种传感器的精密协作。这些传感器分布在电梯井道、轿厢、门系统等关键位置,实时监测数据并反馈至控制系统。本文将系统梳理电梯系统中常见的传感器类型及其功能,为行业从业者及技术爱好者提供参考。


一、平层传感器:精准停靠的关键

平层传感器(Levepng Sensor)是电梯实现准确停靠的核心部件。当电梯到达目标楼层时,该传感器通过检测井道内的磁条或光栅信号,向控制系统发送位置校准指令。常见的平层传感器包括:

磁感应式传感器:利用永磁体与霍尔元件配合,检测轿厢位置;

光电式传感器:通过红外线或激光信号识别井道标记;

电梯用到的传感器的名字

编码器:安装在曳引机上,通过计算曳引轮旋转圈数确定轿厢位移。

这类传感器精度可达毫米级,确保电梯门与楼层地面完全对齐,避免乘客绊倒风险。


二、门机传感器:安全开闭的守护者

电梯门的开闭动作依赖多组传感器协同工作:

光幕传感器(Safety Light Curtain)

由发射端和接收端组成,在门缘形成红外光束矩阵。若探测到障碍物遮挡光束,门机立即停止关闭并反向开启,防止夹伤。

门锁状态传感器

采用微动开关或磁接近开关,确认门扇完全闭合后电梯才能启动运行。

防扒门传感器

通过压力感应或位移检测,识别非正常外力开门行为,触发紧急制动。

据统计,全球80%的电梯事故与门系统故障相关,此类传感器大幅降低了安全风险。


三、称重传感器:超载保护的核心

电梯超载可能引发钢丝绳断裂或电机过载,称重传感器(Load Cell)通过以下方式实现载重监测:

应变片式传感器:安装在轿厢底部支撑结构,将重量转化为电信号;

液压式传感器:用于货梯,通过油压变化计算载荷;

电容式传感器:检测轿厢地板形变,适用于无机房电梯。

当载重超过额定值85%时,传感器触发预警;达到100%时,电梯停止响应召唤指令,直至载重恢复正常。


四、速度与加速度传感器:运行状态的晴雨表

编码器(Encoder)

与曳引机主轴直连,实时反馈电机转速,控制系统据此调整变频器输出频率。

加速度计(Accelerometer)

监测轿厢启动、制动时的加速度变化,确保符合ISO 18738标准(加速度≤1.5m/s²,加加速度≤3m/s³)。

钢丝绳张力传感器

通过应变片检测多根钢丝绳的受力均衡性,预防因单绳断裂导致的倾斜风险。

此类数据还可用于预测性维护,例如通过振动频谱分析判断轴承磨损程度。


五、紧急按钮与报警传感器

紧急呼叫按钮传感器

轿厢内的紧急按钮内置触点开关,按下后触发蜂鸣器并接通监控中心。

井道气体传感器

检测井道内烟雾或可燃气体浓度,联动消防系统启动排烟模式。

轿厢通风传感器

监测CO₂浓度与温湿度,自动启闭通风设备,提升乘坐舒适度。


六、温度与振动传感器:故障预防的前哨

电机温控传感器:PT100热电阻实时监测曳引机绕组温度,超过阈值时强制冷却;

导轨振动传感器:压电式探头检测导轨横向位移,诊断导轨安装偏移或变形;

变频器散热传感器:确保IGBT模块工作温度≤85℃,延长设备寿命。


七、未来趋势:智能化与物联网融合

随着IoT技术的发展,电梯传感器正朝着以下方向演进:

自诊断传感器:内置MCU芯片,可分析数据异常并生成故障代码;

无线传输传感器:采用LoRa或NB-IoT协议,减少井道布线复杂度;

多传感器融合:通过AI算法交叉验证数据,降低误报率。


从机械式开关到智能传感网络,电梯传感器的演进史折射出工业自动化水平的飞跃。了解这些传感器的名称与原理,不仅有助于提升维保效率,更能为电梯设计创新提供思路。随着5G、边缘计算等技术的渗透,未来电梯将依托更精密的传感体系,实现“零故障”运行愿景。

官网零售各类传感器,低至1000元/台,低价高效反应98%

标签相关标签:
名字 传感器 用到 电梯
  • 高净化率、便捷清洗、售后保障,添加客服微信
  • 高净化率、便捷清洗、售后保障,添加客服微信

相关推荐